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策略周聚焦:股市买人民币升值的账么?

2022-03-13| 发布者: 智远传媒|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报告要点:(1)复盘:201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共有6次快速升值期间,复盘发现:①外资对A股配置趋势增强,北上......
七七网

  报告要点:

  (1)复盘:2015 年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共有6 次快速升值期间,复盘发现:①外资对A 股配置趋势增强,北上资金2-6 个月加速流入。②增量资金进场推动市场上行,A 股上涨概率高。③外资流入带来行业配置效应:食品饮料、家电、电新。④美元计价债务压力降低带来外债效应:

  化工、有色、采掘、银行等。

  (2)展望和启示:①Q4 外资流入预计加速,2021 全年北上净流入有望达3700 亿。②外资流入助于构筑本轮市场底部,但市场上行仍需跟踪基本面。破局信号“稳增信号-社融回升-经济企稳”的演绎:10/18 政治局会议后,发改委、财政部已释放稳增信号,往后重点跟踪11 月初社融数据。③外资配置效应:食品饮料、家电、电新外资已加速流入,港股互联网监管底部显现;④外债效应:结合基本面景气改善,重点关注银行、建筑、汽车。⑤认知受益升值、但实际被证伪行业:造纸、非银、房地产。

  正文摘要

  人民币升值期间,外资对A 股配置趋势增强。①15 年以来观测到6 次人民币快速升值,均带来2-6 个月北上资金加速流入A 股。②前4 次人民币升值出现在2017-2019 年,这期间外资流入是A 股最大的边际增量资金,外资买入“茅指数”,消费白马估值溢价持续抬升。③今年二季度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外资流入,构筑上证综指3300-3400 点底部。④若四季度加速流入,全年北上净流入或达3700 亿元。

  人民币升值期间,A 股上涨概率更高。①从资金配置效应理解,汇率升值带来外资流入,增量资金进场推动市场上行。②2020 年以来公募基金取代外资成为主要进场资金,市场更多表现为构筑底部与后期抬升。

  ③外资流入助于构筑本轮市场底部,形成资金面支撑。④但市场上行仍需跟踪基本面,10/18 政治局会议后,发改委、财政部已开始释放稳增信号,往后转为跟踪11 月初披露的社融回升趋势。

  升值的行业配置效应:食品饮料、家电、电新,港股互联网。①外资买入对重仓行业的影响高于对A 股整体的涨跌指示。②6 次人民币快速升值区间中,外资重仓行业食品饮料、电新、家电多达5 次排入一级行业涨幅前10,体现出明显的行业配置效应。③电气设备、食品饮料、家电,也是近期外资加仓重点。④港股互联网同时随着政策监管高峰过去,估值见底之下稳增优势显现,对外资配置而言或更具吸引力。

  升值的外债效应:化工、有色、采掘、银行等。①人民币升值的外债效应是,以美元计价的外债财务压力减弱,这一点在复盘中得到了验证。

  ②6 次人民币快速升值涨幅前10 行业,化工、有色出现5 次,这些行业15 年至今上市公司离案债发行规模与存量规模居前。③结合基本面来看,建议重点关注银行、建筑、汽车,分别受益于社融筑底回升、财政发力、芯片缓解下景气改善。

  普遍认知下受益于人民币升值,但被证伪的行业:造纸、非银、房地产。

  ①造纸:一般认知下,汇率上升会给主要依靠进口原材料的企业带来更低成本,如造纸,但复盘来看,历次人民币升值区间,造纸未曾进入过涨幅前十排名。②非银、房地产:外债占比较高,上市公司离岸债存量规模仅次于银行,但在六次人民币升值区间,仅两次涨幅排名进入前十。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蔓延风险、疫苗有效性;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通胀短期大幅飙升,货币政策快速收紧;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

(文章来源:东吴证券)

文章来源:东吴证券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智远传媒 X3.2  © 2015-2020 智远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