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粟裕曾遭彭总批判,一年后庐山会议彭总陷入困境,他是如何做的?

2022-02-17| 发布者: 智远传媒|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引言粟裕,新中国十大将之一,军事生涯中两次辞司令,一次辞元帅,高风亮节,令人敬佩。作为华东野战军实际......
百度竞价

引言

粟裕,新中国十大将之一,军事生涯中两次辞司令,一次辞元帅,高风亮节,令人敬佩。作为华东野战军实际军事指挥官,粟裕与蒋军各大将领交手均占优,不管是李默庵,薛岳,还是王耀武,陈诚,哪一个不在粟裕面前输掉了“裤子”。作为后起之秀,粟裕比绝大多数正规军校毕业的将官更擅长军事指挥。

新中国成立后,粟裕受到主席重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主席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只可惜粟裕因为病情严重,无法带兵打仗,主席只好另选他人统率志愿军赴朝作战。尽管如此,粟裕在1954年被任命为总参谋长,这是一个重要职位。

1955年,在全国第一次授衔仪式上,粟裕被授予第一大将。次年,粟裕入选中央军委委员,在军队中的地位已经很高了,说明上级对他能力的认可和信任。可时间没过多久,在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粟裕遇上了麻烦,陷入了困境。

一场磨难

大会上,粟裕遭到“批判”,主要的罪名是“个人主义”。之所以会这样,起因与彭老总和聂帅等人有关,粟裕与他们在工作上存在着一些误会,导致后来彭老总以为粟裕有意向国防部“要权”,从而对粟裕进行了批判。

1957年,粟裕跟随代表团去苏联访问,在会议上会见了苏联方面的总参谋长,请求他提供一份关于苏联军队国防部与总参部工作职责划分的材料。可苏联的总参部职权很大,直接对最高统帅负责,这显然是凌驾于国防部之上了。事前没有搞清楚情况的粟裕贸然向苏军要了这份材料,让彭总不得不怀疑他是向“国防部”要权了。

实际上这是一个误会,粟裕一直尊重国防部的彭总,两人之间性格类似,都对认定的事情很执拗,不肯轻易改变观点。除此之外,粟裕与聂帅也存在工作上的误会。

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上,彭老总,陈帅,黄克诚等人要求粟裕讲清楚问题,对他进行了批判。粟裕多次检讨无法过关,还是萧劲光找到主席,为他说情后,主席在大会上开口,减轻了粟裕的“罪名”后得以过关。

尽管粟裕没有被批倒,可总参谋长一职还是被撤了,无法

再服务

于军队一线。当年9月19日,粟裕接到通知,自己要去军事科学院担任副院长一职,负责学院的常务工作。因为粟裕有被“批判”的身份,在当时,军史中有关于粟裕的战功战绩不能直接用名字来表达,用“华东野战军”,“华野首长”这样的字眼代替。

值得一提的是,粟裕被撤职仅仅一年,彭老总也遇到了不少麻烦。1959年在庐山会议上,彭老总因为写了“万言书“,大胆陈述了有关大跃进的一些不合理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受到了上级的冲击。

以德报怨,高风亮节

粟裕身边的人告诉他,应该参加庐山会议,这是一次为自己辩解,批评彭老总来证明自己清白的好机会,让他不要错过。粟裕得知此事后,心里自然不是滋味,因为早在一年前,自己也深陷彭老总的泥潭之中,如今看到彭老总落难,自己虽然没有能力帮他,可也不能在这种时候落井下石来给自己正面。

粟裕说:“我不愿彭德怀受批判的时候提我自己的问题,绝不利用党内政治风浪的起伏,相信自己几十年的革命实践足够说明自己!”君子坦荡荡,粟裕相信自己是清白的,自己几十年为党的付出已经证明了一切,他无须利用批判彭老总的机会来上位,这不是粟裕的作风。

粟裕以德报怨,绝不为了自己的事情挑起争端,以大局为重的精神让人敬佩。彭老总晚年也很后悔对粟裕的所作所为,并且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觉得对不起粟裕等在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上遭批判的人。

结语

由于粟司令在1958年受到错误的批判,长期受到了不公正地对待,到1978年,国家开始着手处理在特殊时期下的错案,冤案。1980年,邓公对1958年的那次军委扩大会议作出了结论:“那次反教条主义是错误的。”

到1994年,中央下达文件,粟裕获得平反,可惜的是,他本人已经去世了。为人光明磊落、高风亮节,做事坦坦荡荡,面对逆境时期依旧相信组织能给自己一个正名的机会,不争、夺取权力,粟裕是一名优秀的革命党员。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

纵观历史2020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智远传媒 X3.2  © 2015-2020 智远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