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马来西亚疫情致“芯片荒”再升级 2021全球汽车减产或将达700万辆

2022-02-16| 发布者: 智远传媒|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目前市面上‘已无芯片现货可扫’。”有业内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疫情引发的“蝴蝶效应”又一次......

  “目前市面上‘已无芯片现货可扫’。”有业内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疫情引发的“蝴蝶效应”又一次重创汽车芯片产业链。

  根据Auto Forecast Solutions的近期数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9日,全球范围内因芯片短缺导致的汽车减产已达585.3万辆。其中,欧美受影响最大,分别为187.4万辆和174.6万辆;其次是中国市场,为112.2万辆。预计2021年全球汽车减产或将达到700万辆。

  8月16日,马来西亚新增确诊病例达到了1.97万人,马来西亚原定于6月28日结束的“全面封锁”措施将再次延长,将延长至何时未有说明。

  受疫情加剧影响,位于马来西亚的多家国际半导体巨头芯片生产线被迫停产。公开资料显示,马来西亚是全球半导体产品第七大出口国。目前有超过50家半导体厂商在当地设厂,包括英特尔、英飞凌、意法半导体、恩智浦、德州仪器、安森美等国际半导体巨头。

  芯片生产主要包含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四个环节。马来西亚是全球重要的封测产能所在地之一,约占全球封测产能的13%。英飞凌、英特尔、日月光、华天科技、通富微电等半导体厂商在当地均设有封测工厂。

  今年6月,马来西亚政府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面行动管制令”,英飞凌在马来西亚3座工厂被迫暂时关闭,尽管目前该工厂已经恢复运营,但仍导致英飞凌面临高达数千万欧元的损失。

  意法半导体马来西亚麻坡(Muar)工厂继7月13日至24日封厂以来,由于疫情严重扩散,此工厂7月29日再次被封闭至8月4日凌晨,8月16日又有消息传来,因为厂内发现密切接触者,工厂部分车间被地方政府勒令再次从8月16日关闭到8月21日。

  意法半导体的芯片产品对汽车零部件产业至关重要,以L9369-TR 芯片为例,这是专门为电子驻车系统设计的芯片,以它为核心的汽车零部件在中国主机厂的整体需求覆盖率达到7.5%。

  封测生产线停摆影响迅速传导至下游零部件厂商。8月17日,博世中国区高管在朋友圈声称:“博世VCU、TCU等芯片供给受到直接影响,8月后基本处于断供状态。”

  这也引发了整车企业的恐慌。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微博评论称:“抽芯断供供更苦,举杯销愁愁更愁。”

  不久前,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还公开埋怨,由于博世和瑞萨电子,特斯拉正在某些“标准”汽车芯片的极端供应链限制下运营。

  据行业机构初步调研结果显示,仅博世公司一家预计将造成中国汽车市场8月近90万辆车生产的影响,仅整车制造产业给GDP造成的便高达2000亿元。8月至9月汽车行业减产则将达到200万辆。

  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汽车工业向上与钢铁、橡胶、石化、塑料、玻璃、机械、电子、纺织、互联网等产业休戚相关,向下延伸至商业服务、维修服务、保险甚至运输、公路建筑等行业。汽车产量的锐减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上述产业的减产萎靡。

  上述机构初步估算,此次马来西亚疫情引发的芯片停产断供,仅8月、9月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就将达到万亿级规模。

  国际汽车巨头也未能幸免。记者关注到,近日丰田、福特、通用、大众等多家车企发声表示,产量将大幅削减。丰田汽车方面8月19日表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供应链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和持续的半导体芯片短缺,预计今年8月其北美地区的汽车产量将减少6万至9万辆,9月份全球将减产40%。

  “我们目前预计第三季度的芯片供应将非常波动和紧张。”大众汽车方面在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请求时表示,“我们不能排除生产会有进一步的变化。”

  供需失衡恐将引发芯片再度涨价。受马来西亚的封测生产线停摆影响,封测龙头企业日月光涌入多个急单,产能已达高度满载状态。日月光方面强调,目前客户封测订单需求较预期更强,动能持续至2022年无虞。在此背景下,有业内人士透露,日月光或将继续提高整个产品线价格。

  除了封测厂商,8月17日有报道称,全球十大芯片代工厂之一联电近期再次向客户发出调升晶圆代工价格通知,11月平均涨价10%,部分制程涨幅上看15%。这是联电今年以来第四度调涨报价。

(文章来源:贝果财经)

文章来源:贝果财经
NBA资讯 http://bjwufumuye.com/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智远传媒 X3.2  © 2015-2020 智远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