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1948年,刘邓大军遭遇罕见惨败,指导员战后临阵脱逃遭枪毙

2022-01-28| 发布者: 智远传媒|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在上世纪中期,神州大地上踊跃着一批勇猛的战士,他们就是中原野战军,此外,还有一个更加广为人知的名字,......
7994影院免费在线看最火电视剧 https://www.7994.xyz

在上世纪中期,神州大地上踊跃着一批勇猛的战士,他们就是中原野战军,此外,还有一个更加广为人知的名字,叫做刘邓大军。

刘邓大军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29师地方部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值得一提的便是这一对著名的搭档,刘伯承和邓小平,他俩从抗日战争开始算起,已经合作了十来年了,现在打开电视机,还有不少讲述这个年代故事的电视剧。

最著名的故事,当属挺进大别山。

因为在经过了第一年的作战后,解放军的力量有了显著的增强,解放区的经济条件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撑不住长时期的战争。

对手也在这一时期集中力量进攻陕北和山东,由于这个原因,中原的防御缺乏主力部队的支撑,所以毛主席果断决定,将战线拉入国民党统治区。正是这支勇猛异常的部队,却也吃过亏。

1948年刘邓大军遭遇罕见惨败,战后临阵脱逃的高官遭到枪毙,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满招损,谦受益

1946年,解放战争打响。这场战争决定了中国的未来,每一步棋都要走得格外小心,在最初的阶段,刘邓两位主要领导人并亲率部队南征,冲进了大别山,宛如一把尖刀插向敌人的心脏。

这个过程中,正是我方士气高涨的时期,特别是二十五旅五十九团,每次都能给予敌人重创,官兵从上到下几乎都受到了嘉奖,在战场上看到敌人之时,纷纷想要冲上去一决高下。

战场就是这样,此消彼长是常态。

解放军这边越战越勇,国军那边就越战越挫,蒋介石一看,这样哪行啊,干脆把旗下三个师部调出了大别山,放在河南隐阳城附近,那会在附近活动的解放军主要是第一纵队。

一纵队在附近活动的时候,注意到了敌人的动向,为了能够彻底歼灭敌人,我军制定了一个非常严苛的计划:让一个旅伪装成主力前进,引诱对方主力追击,并以这个旅拖住敌方的主力部队,我军主力再进行进攻。这个接到艰巨任务的旅,便是吴忠的二十旅。

分析过双方的阵容,就能明白这个二十旅究竟顶着多大压力。敌人有一万四到两万人的兵力,就这样还是保守估计。而我方加上前期教育过的俘虏,勉勉强强才有5000来人,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场诱敌战的执行难度还是相当的大。

到了1948年,二十旅麾下的两个团在吴忠的带领下,在河南包信集执行这一重要任务,刚开始的时候,部队按照计划大步迈进,似乎还挺顺利的,可是走到后来,旅长和政委在意见上发生了分歧。

刚到包信集的时候,在旅长吴忠的带领下,几次战役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士气涨的很高,吴忠想要再打几仗再说,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可是政委却觉得对方是王牌部队,别把人家当傻子,咱本来就是冒充的主力部队,万一让人家发现了,包夹过来谁也跑不掉,现在的战场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边耽误了不要紧,把主力也给连累了,这可说不过去。

政委所说的对方是王牌,也就是这个整编十一师,师长正是大名鼎鼎的胡琏。

当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时,日军已经是背水一战了,可他们还觉得自己有希望,非要把整个中国都给吃掉,派出十万部队强行攻打湖北,想要借着此处一路将战火烧到重庆,结果这十万大军在行进的过程中遇到了强敌,正是这个十一师。

在那个阶段,红军的武装力量是落后于国军的,而国军又落后于日军。在这种情况下,胡琏硬是打出了伤亡一比二的优秀战绩,直接把两万日军当场消灭,搞得日军丢盔弃甲。

因为这场仗,他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并且当上了副军长,从这一点都可以看出,此人并不简单。

那么二十旅的旅长吴忠非要打这么一仗,最后搞得副旅长和政委都没啥办法,谁让他是旅长呢?吴忠最后也做出了一点小让步,表示就在包信集打上一小仗再走,我们就打打土顽,涨涨士气,缴获点装备,等到十一师的部队来了,再跑也来得及。

可人家土顽终究是土顽,由于熟悉地形,频频从我军的包夹中逃脱,搞得进度被大幅度拖慢,另一边的胡琏也不是吃素的,敏锐的反应过来我方的行动,并且从各个地区调兵遣将,向包信集的方向开进。

杨勇这个时候亲自下达命令,要求二十旅赶紧转移起来,可命令传到吴忠这里,几个领导又因为转移路线的问题而争吵起来,吴忠和李觉主张还是向西跑,而政委刘振国觉得往东跑,这一个朝东一个朝西,两方吵得不可开交。

旅长吴忠有点犯嘀咕了,他也希望能找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仔细想了想,如果要往西走的话,路上基本都是些水网稻田之类的东西,大部队如果走到里面去了,很难再能出来,于是吴旅长灵机一动:骑兵连跑去西边吸引火力,然后主力部队向东战略大转移。

胡琏也绝对不是好惹的,当二十旅的主力部队刚刚到达包信集附近的小回庄时,就陷入了敌人的包围之中。

还好二十旅的战士们在此时还保持着高涨的士气,十一师一股整编武装力量袭来,双方打了个五五开,一直拖到了天黑的时候,吴旅长觉得对方在后续的过程中肯定要继续调兵遣将,所以派出两支小部队打个掩护,而自己率领大部队早点撤走。

后续的事情,超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平时的时候,国民党的部队并不擅长打夜战,但是我方不一样,由于装备比较差,平时就喜欢打打夜战,达到一个出其不意的效果,为此还专门展开了配套训练。

一般这种情况下,就算是掉到包围圈里了,对方的主力部队也不会在夜间对我们进行追击,在当时吴忠也是这么认为的。

杨勇是一纵的总司令员,在这个时候早已经下达了死命令,要求二十旅下的所有部队不能恋战,能跑就抓紧时间跑。58、59团两个部队也已经各就各位,等着掩护大部队。

可是59团却在这个关键时候掉了链子。整个阵地被国民党部队打散,转移的时候又再次陷入了新的包围圈,这就导致59团几乎被打了个全军覆没,营长也在突围之间来回往返,抢救受伤的战士而不幸牺牲。

而胡琏的部队此时却一反常态,过去夜间从来不追,这次追个没完没了,在59团遭遇不测,敌人在包信集打了一场大胜仗,士气一下水涨船高,追的更有劲了。

临阵脱逃的高官被就地正法,旅长自我检讨

包信集的战斗刚刚结束不久,二十旅的主力已经行进到项城附近的赵集做休整,本来是抱着必胜的决心去的,现在却吃了大败仗,甚至还损失了一个主力营,这让旅长非常的自责,大家也憋了一肚子的火。

一旁还有人说:“旅长啊,你想打个胜仗,所有人都能理解你的心情,可是地形也不看,条件也不管,十一师整编出现了,这也不转移,还要再打一仗,这不就是瞎指挥吗?”

吴忠低着头,不愿意多说话,他在这个时候也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只可惜过去的事情已经成为定数,再也回不去了。59团的营长都因为自己的指挥不当牺牲了,他的内心宛如利刃划过。

杨勇司令员在听说了这个报告的时候,更是气得拍桌子,立马带着苏振华来到了二十旅的驻地上,劈头盖脸的就骂吴忠。

吴忠这个时候也没了一点锐气,低着头说:“就是因为之前打了几场胜仗,所以有点飘了,怪自己没有组织好,导致了几百名同志的牺牲,无论是撤职还是砍头,自己都接受结果。”

听到这话,杨勇更生气了,大喊道:“难道撤职、杀头,就能挽回四百多名烈士的生命吗?”

那么问题来了,一向骁勇善战的吴忠,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选择了向东转移?

苏振华经过分析以后说:“你们旅部、团级中存在着一定的右倾情绪。”听到这话以后,吴忠涨红了脸,委屈地说道:“我吴忠打仗,从来没有怕死过!”

这件事的原因其实也非常明显,吴忠这这辈子南征北战,打了不少胜仗,很明显,在最初汝南和明港两场大战的时候,吴忠在指挥部队的时候直接把士气给打了出来,给他一种敌人都非常弱小的错觉。

这也就导致了到达包信集以后,他不愿意听政委的劝阻,非要再去消灭一下土顽武装。

可人家在这里盘踞了多年,对地形了如指掌,如果没有第十一师在一切都好说,在别人的追击下,还是硬要去打一场,这就是吴忠的部队了,如果当时吴忠愿意仔细分析一下双方的情况,听取政委的意见,他们也不会遭遇到这种情况。

撤退的过程中,像李文正这样的指导员又临阵脱逃,部队由过分自信到自卑,觉得打不赢了,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精心部署下一步,部队因此损失惨重。

而且一纵的司令员杨勇早就在最开始的时候制定好了作战的目的和计划,只要吴忠按着这个走,也不会出现啥问题,可是他以旅长为名,压着政委,私自更改了作战计划,想要出出风头,这也最终导致了包信集的大败仗。

从其他的角度来看,吴忠绝对算是个英雄,如果这一仗能够打赢,他还是要挨批评,战场上不绝对服从命令本来就是兵家大忌。可是他不仅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反而还打输了,搞得整个野战军的后续计划偏移。

这个李文正的恶劣之处不在于逃跑,而是他逃跑后造成的影响。一场转移过程中的突围战,如果连指导员都率先跑路,那么底下的将士们又该作何感想?

吴忠的主力队伍竟然在包信集遭受到了如此大的损失,这件事让整个刘邓大军内部都产生了巨大反响,那会几乎所有部队打仗的时候都是信心高涨,大家也想不通,为何吴忠竟然会遭遇如此不测?

野战军的高级首领也在会议中提出了批评:“部队必须要有充分的胜利信心,有胜利的把握就该去打,没有胜利的把握就要转移,五十九团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能让刘伯承及邓小平都能动怒的另一个原因,是在这次失利中的一个小插曲。

五十九团的营部副教导员李文正,在危险来临的关键时刻,指挥警卫连杀出一条血路,自己先跑掉了,丢下了大部队不管,这也从侧面导致了营长在包围圈中来回,致使几百名战士白白丧命。

他作为团部里的高级干部,自己却先跑了出去,抹黑了我军干部的形象,这影响恶劣程度不必多言,于是在后来,这位高级干部被执行了枪决。

试想一下,整个野战军都士气高涨,而战争刚打起来不久,这指导员就自己跑了,实在是奇耻大辱,全军都应该在这个时候保持绝对的警惕,也是整个解放军历史上,野战军的首长去批评一个团部。

在这件事以后,整个二十旅上下心情都非常沉重。刘伯承对于这次失利的具体原因非常关注,但是在吴忠等人被处分了以后,他并没有继续对着二十旅的干部进行指责,而是把主要的重心放在了战略战术上面的一些问题上,通过这件事给吴忠好好的上了一课。

通过这件事,也让广大野战军战士有了更深的感慨:成功是建立在失败基础上的,但是也要充分的考虑代价,代价过大的失败,一定要充分避免,特别是指挥官,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再做决定,战士们不怕死,但不能让他们白白流血。

而对于李文正这种逃兵,做出了如此不当的行为,影响非常恶劣,被执行死刑绝对是一个大快人心的决定,也给其他指挥官树立了一个典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智远传媒 X3.2  © 2015-2020 智远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