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拿大移民 https://www.immivisa.cn/h-col-105.html 极目新闻记者李力力 演讲时全程被观众嘘,是种什么体验?立陶宛总理因格丽达·希莫尼特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 据立陶宛国家广播电视台(LRT)报道,当地时间1月13日,立陶宛政府正在庆祝“自由捍卫者日”,约有2500名抗议者在首都维尔纽斯独立广场上聚集,要求政府辞职。 (抗议者,图片来源:LRT) 据报道,纪念活动开始后,立陶宛总统、总理、议长先后发表讲话。 现场的人群安静地听完了立陶宛总统吉塔纳斯·瑙塞达的讲话后,轮到总理和议长讲话时,口哨声和嘘声此起彼伏。抗议者高举手中海报,上面写着“政府辞职”。 视频显示,当立陶宛总理因格丽达·希莫尼特登台后,她全长4分钟的演讲,几乎被口哨声和嘘声掩盖。不过,希莫尼特心理素质极好,依然面不改色。 立陶宛总理希莫尼特 有人大喊“Šimonytelauk(希莫尼特出局)”,有人喊“耻辱”,还有人对她做出大拇指向下的挑衅姿势,大部分人一脸冷漠。 议长维多利亚·希米利特登台后,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一名示威组织的负责人雷蒙达斯·格里内维丘斯认为,国家元首在集会上被吹口哨,这是正确的。他说:“显然,这是我们两位领导人应得的待遇。” (抗议者,图片来源:LRT) 活动期间这些抗议者没有明显的过激行为,警方对此也加强了监控。这些抗议活动与当地人不满立陶宛政府强制接种疫苗有关。 据悉,“自由捍卫者日”是为了纪念1991年1月13日惨案。当时,立陶宛两派政治势力斗争引发街头冲突中,首都维尔纽斯有14人死亡。 相关报道: 承认“错误”后,立陶宛总统发了条耐人寻味的推特 称立陶宛政府决定让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开设“驻立陶宛代表处”是“错误”后,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发了条耐人寻味的推特。 1月6日,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在推特上发文写道:“我一直支持促进经济联系,以及在立陶宛和台北(原文#Taipei)设立非外交贸易办事处。”瑙塞达还宣称“立陶宛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民主国家,尊重国际承诺,并有权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关系”。 在发这条推文之前,瑙塞达4日批评该国政府决定让台当局以“台湾”名义开设“驻立陶宛代表处”是一个“错误”,他本人没有就此事“得到充分协调”,引起巨大关注。 据立陶宛国家广播电视台4日报道,瑙塞达当日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国让台湾在立陶宛设立代表处和在台湾设立代表处都不是问题,“错误不在于代表处的开设,而是名称。外交部并未就这个名字与我协商。”他表示,代表处的名称现在成了影响立陶宛与中国关系的关键因素,“我们必须处理这个后果”。 另据立陶宛主流新闻媒体“15分钟”4日报道,瑙塞达在当天的采访中还批评外交部门没有充分评估对华政策的后果。他说,“必须承认,制定我们外交政策的一些人给他人的印象是:将外交政策想象成坐在窗边的懒人沙发里,通过窗子对外大喊某些外交原则。仅仅坐在懒人沙发里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先通过窗子看清屋外的情况。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走出房间与盟友交谈,使我们正在实施的外交政策原则得到支持。我们需要首先在欧盟成员国之间达成共识,并且还要与跨大西洋合作伙伴进行对话。”瑙塞达还提及立陶宛政府在2021年5月宣布退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框架(俗称“17+1”)。他称,“尽管立陶宛并没有从‘17+1’合作中获得多少好处,但立陶宛离开这个机制后,我们一直无法说服我们的其他伙伴(跟随)。” “德国之声”5日报道称,瑙塞达的发言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当地民调机构近日的调查显示,他是立陶宛目前最受欢迎的政治人物。 瑙塞达的言论也在该国政坛引发争议,该国总理希莫尼特5日声称对总统的言论“感到失望”,执政党内有人质疑瑙塞达对涉台代表处一事“早就知情”,“为何现在才说”。 显然,立陶宛政客目前在这一问题上立场存在分歧。对于瑙塞达的言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5日表示,认识到错误是正确的一步,但更重要的是采取行动纠正制造“一中一台”的错误行径,回到一个中国原则的轨道上来。汪文斌指出,中立关系受挫的是非曲直十分清楚。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开脱,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也无助于中立关系的改善。我们也正告台湾当局,谋求“台独”分裂必将以失败告终。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