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11月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增速放缓 业绩比较基准环比上涨1BP

2022-01-08| 发布者: 智远传媒|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11月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保持增长态势,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11月银行及理财公司发行的净......
雾炮机 http://www.zhenton.com

  11月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保持增长态势,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11月银行及理财公司发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数量为2746只,环比增长23.42%,同比增长19.81%。“今年以来净值型产品发行数量仍处于增长趋势,但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时间临近,老产品不断淘汰,发行数量增速逐渐放缓。”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称。

  分不同发行机构来看,2021年11月,农商行发行量最大,为1044只,城商行发行963只,理财公司发行675只,股份制银行发行58只,外资银行发行6只,国有银行仍然没有新发净值型产品。

  在刘银平看来,农商行、城商行成立理财子公司的数量较少,尤其是农商行,目前只有1家农商行理财子公司,随着产品净值化转型进入尾声,这两类银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也逐渐增多。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新发净值型产品基本转移至理财子公司,母行主要负责消化存量工作,所以近几个月净值型产品发行数量都比较少。

  收益率方面,据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数据,2021年11月人民币净值型理财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4.1%,环比上涨1BP,今年以来净值型理财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4.11%,整体波动较小。

  分不同金融机构类型来看,数据显示,2021年11月理财公司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4.16%,环比下跌6BP,仍高于城商行、农商行;城商行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4.12%,环比下跌2BP;农商行理财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99%,环比上涨4BP。

  11月理财公司产品发行数量同比增长92.86% 平均业绩比较基准环比降6BP

  发行数量方面,据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数据,2021年11月20家理财公司共发行了675只公募理财产品(含母行迁移产品),环比增长80%,同比增长92.86%。

  分不同理财公司来看,11月华夏理财、杭银理财产品数量位居前两位,分别为126只、75只,大概率是由于其承接自母行的产品较多。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临近结束,母行将停止新发理财产品,且存量资产处置也进入尾声,理财子公司发行或管理产品数量或有所增加。

  平均业绩比较基准方面,据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数据,2021年11月理财公司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4.16%,环比下降6BP,比传统银行发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高12BP。今年以来理财公司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4.25%,整体波动不大,涨跌趋势不明显。

  其中,11月汇华理财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4.97%,环比上涨6BP,长期位居首位;交银理财、招银理财、信银理财、兴银理财排在2~5位,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均在4.5%及以上。20家理财公司中,有3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在4%以下,而工银理财垫底。

  值得注意的是,12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于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也是今年第二次全面降准。本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业内分析称,降准可以节约银行的资金成本,但释放的资金增量有限,市场资金面整体保持平稳,对银行理财市场影响有限,产品收益率不会因此受到明显波动。

  刘银平表示,今年净值型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走势较为平稳,但不同金融机构、不同产品的净值波动或业绩表现差异较大,尤其是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的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净值型产品,产品净值波动要明显大于地方性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净值型产品。

  “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曲线过于平滑可能与其估值方法不准确有关,目前仍有很多净值型产品采用成本法估值,导致产品净值波动过小,与过去预期收益型产品没有明显区别,无法从实际意义上打破刚性兑付。后续银行及理财公司需要进一步完善理财产品的估值方法,尽量采取市价法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刘银平认为,因此,对投资者来说,要理性看待产品的正常净值波动,尽量长期持有,不过于关注产品短期的净值波动。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智远传媒 X3.2  © 2015-2020 智远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