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2021年八大“倒霉”公司,曾经一度辉煌

2022-01-07| 发布者: 智远传媒|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这个数据真实而庞大,而且,除了倒闭关停的公司以外,有不少公司正在陷入各种“危机”中,生死未卜,令人无......

俗话说得好,商场沉浮,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企业蒸蒸日上,必然也会有企业艰难度日。IT桔子死亡公司库数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关停、倒闭的公司数量已经达到了816家,其中甚至有17%的公司曾经获得过融资。

这个数据真实而庞大,而且,除了倒闭关停的公司以外,有不少公司正在陷入各种“危机”中,生死未卜,令人无限唏嘘。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2021年的八大“倒霉”公司,他们都曾经历过辉煌,最终却没有熬过这个“寒冬”。

负债、亏损,危机难解除

说起来,对于一家企业,负债并不是一场危机,毕竟资本靠的是资金链,而不是一笔资金。但是,一旦资金链断裂,那么负债就不仅仅是“危机”了,反而会成为一场“噩梦”,就像华谊兄弟恒大这两家公司一样。

先看华谊兄弟,作为我国文娱领域曾经的巨头,如今的华谊在圈子内的地位却逐渐下降。地位下降不算什么,严重的是企业的亏损。据其近年来的财报,2018年—2020年,华谊连续3年亏损,总金额高达61.95亿元,即便到2021年上半年,扣非后仍旧处于亏损状

持续的亏损也让华谊陷入债务危机,关联公司多次成为被执行人。不过,跟恒大爆出的“大雷”相比,华谊真的是小巫见大巫,毕竟恒大的债务规模,可是高达1.95万亿元,这可比工商银行的市值还要高。

如今,负债加上亏损,两家公司的危机真的很难解除。但华谊的王忠军兄弟二人以及恒大的许家印,也在极力挽救,华谊二人疯狂变卖资产,股权、房子就连名画都卖出了;而许家印也从2021年7月开始不断变卖资产,往恒大注入70多亿的资金。


只不过,这些资金的注入无疑是“杯水车薪”,负债问题难以解决,最终很有可能走向破产的结局。

“老字号”商标都难保

有人说,华谊、恒大都是“时势造英雄”,赶上了行业发展的热潮,而有些企业则在商场沉浮多年,实力强劲。可是,2021年,仍旧有许多“老字号”公司陷入危机,就连商标都难以保住。

这三家“老字号”公司分别是莲花味精、许留山以及谭鱼头。2021年1月,莲花味精前任董事长夏建统深陷“牢狱之灾”,到8月,公司旗下24枚“莲花”商标被拍卖;


而开业60多年的香港“老字号”甜品品牌许留山也关闭了全国300+门店,到2021年11月时,全国包括香港地区,仅存在深圳1家店铺,此前由于商业决策失误,许留山商标也曾一度变为“邓留山”;

还有90年代就开业的火锅“霸主”谭鱼头,曾是比海底捞还要知名的品牌,最终却也关闭了全部门店,到2021年,作为“餐饮帝国”标志的“谭鱼头”商标,也被拍卖。看来,即便是“老字号”,在时代的洪流下,也是撑不住。


走向破产之路

当然,无论是负债、亏损还是关店、卖商标,都比不上破产来得“倒霉”。2021年,被申请破产的企业不少,其中比较知名的莫过于拉夏贝尔、万方集团以及腾邦国际了。

2021年12月,国产“女装巨头”、“中国ZARA”拉夏贝尔被债权人申请破产。在此之前,拉夏贝尔已经连续3年亏损,2021年的前三个季度,同样是亏损了2.89亿,而且曾经引以为傲的9448家门店,也仅剩几百家。

同样境遇的还有万方集团,这家闻名的房地产企业,曾经的资产甚至达到了“千亿水准”,可2021年11月,却因为拿不出仅仅80万的货款,被债权人申请了破产。


还有,我国唯一一家机票代理业务的民营上市公司,曾经的民营企业500强腾邦国际,也是从2019年就开始亏损,到2021年第三季度末,腾邦国际的亏损金额几乎达到30亿,不仅有了退市风险,2021年4月,还因无法清偿债务申请重整。

海外充值 支付宝充值 微信代充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智远传媒 X3.2  © 2015-2020 智远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