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台海危机更加尖锐?中美元首会晤拜登留后手,美国做法很阴险

2021-11-20| 发布者: 智远传媒|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在对抗了大半年后,中美元首终于首次举行了正式的视频会晤。双方都是彼此近大半年来最后一位会晤的大国领导......
最新在线看福利云看 https://www.wowoniu.cc

在对抗了大半年后,中美元首终于首次举行了正式的视频会晤。

双方都是彼此近大半年来最后一位会晤的大国领导人。特别是美国总统拜登,上台后已经相继与日、韩、德、法、英等国领导人进行了会谈,包括被拜登称为“杀手”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他也见过一面,而唯独没有与中国领导人会面。

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敌意有多大,中美之间的分歧与矛盾有多么严重。那么,此次中美会谈,能够化解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敌意,解决中美之间的分歧与矛盾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总体来看,此次会谈所取得的共识,都还只是停留在“言”上,而非“行”上。如果美国在实际行动上不收手,特别是在涉台问题上继续玩火,阳奉阴违,那么中美关系就不可能彻底缓解。

中美关系的三个小变化

中美交往已经70多年了,两国之间的矛盾早已根深蒂固,再加上中国崛起带来的新分歧,中美两国要想通过几次会谈就能握手言和,的确不现实。

但即使如此,谈也总比不谈要好。因为作为当今世界上两个最重要的大国,继续斗下去不仅会损害中美两国的利益,更会成为世界的灾难。

因此,未来中美关系的主旋律仍然是“谈”,即使谈,也是为了更好地谈。实际上,通过今年以来的几次高层会谈,中美关系已经出现了几个明显的小变化:

第一,美国多次主动约谈,中国完全掌控了谈判主动权。

此次视频会晤是美方主动提出的。是谁有求于谁,非常明显。其实前几次中美高层对话也是如此,包括两次领导人通电话,都是中国应美国之“约”进行的。从这个小细节可以发现,美国和谈的意愿远比中国强烈。

虽然自特朗普以来,美国接连对中国发动了贸易战、舆论战、科技战,但中国都挺过来了。

在美国的打压下,中国的朋友越来越多,华为发展得也很好,外贸已逆势增长成了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中国率先从疫情泥沼中走出来,早已恢复了经济正增长......

反观美国,疫情感染近5000万人,死亡逼近80万人,成了名副其实的“抗疫第一大国”。而由疫情带来的次生灾害还在重创美国,包括失业问题、贫富差距、通货膨胀、种族矛盾等等,无不在加速美国的内卷。

现在美国的各项数据都很难看,所以拜登的支持率在一路下跌,甚至比前任总统特朗普还要低。怎么办呢?只能求助中国。

不过拜登的心理还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从意识形态上讲,求助中国就是示弱,短期内必然会让拜登遭遇政治对手更多的挤兑。

但另一方面,从中长期来看,与中国合作又可以为美国带来切实的利益,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利益,毕竟打贸易战推高了美国国内的商品价格,受害的其实还是美国民众。

所以拜登在犹豫中,也一直没有放弃与中国合作的打算。当然,对于中国来说,美国要谈更好,不谈中国也不会太在意。因为,谈判的筹码,已牢牢掌握在中国手里。

第二,美国正在逐步承认中国的“不可打压”。

在今年3月的阿拉斯加会谈上,中国已经向美国传递了3个明确的信息:

1.中国有足够的实力与美国平起平坐,美国别想再践踏中国的尊严;2.中国的发展崛起是历史必然,美国不可能阻挡;3.中国不再承认美国的那套霸权规则,如果美国继续用那套霸权规则欺压、剥削他国,中国决不答应,也有决心彻底打破美国的霸权规

实际上,这就是中美的一次彻底摊牌,也是对美国“将中国列为最大的战略对手”的公开回应。而近几十年来美国何曾受到过这种“侮辱”,当然内心里是无法接受的。

所以美国并没有善罢甘休。在此之后,美国接连对中国实行了一系列高压政策,如鼓动盟友粗暴干涉中国新疆问题、香港问题、台海问题、南海问题等,构筑旨在遏制中国的包围网。

但是结果呢?美国确实在中国新疆、香港、南海等问题上掀起了一阵风波,但很快就被中国给平息了。现在只剩下台海问题,双方还在僵持。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较量,美国应该明白了一个事实,即中国反击“美国打压中国”的决心是非常坚定的。美国已不可能凭实力让中国退让,不可能通过强硬手段逼迫中国妥协了。

在今年7月的天津会谈上,中国还直接给美国列出了“两份清单”和“三条底线”。这是中国头一个次给美国纠正错误,给中美关系和解“开条件”。虽然美国一百个不情愿,但奈何美国对中国的相对实力在不断减弱,早已没有拒绝的底气了。

这才有后来孟晚舟的回国,以及美国三番五次约见中国高层的举动。

由此可见,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正在从“示强”转向“示弱”。为什么会有这个转变?就是因为美国正在意识到并接受中国强大的事实,逐步承认中国的“不可打压”。

当然,美国也可以选择继续打压中国,但结果只会把中美推向新的冷战,让世界卷入对峙与内耗的危险状态。而现在满是内伤的美国,连一个小小的阿富汗都吃不消,还能承受全面对抗中国的高压吗?

第三,中美都在为两国竞争关系划红线。

但即使美国正在逐步承认中国的“不可打压”,但美国也不可能放弃打压中国的想法。这里面,除了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之外,更重要的是权力和利益的争夺。

美国要延续既得的霸权利益,而中国要发展崛起就必然会冲击美国的霸权利益,所以中美的根本性矛盾是无法调和的。这也就决定了,拜登在打压中国的具体行动上,不会收手。中美的斗争乃至摩擦冲突,已经无可避免。

但有一点要明确,中美双方都不想与对方发生军事冲突。所以中美领导人在此次会晤中,也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中国方面已明确表示,希望拜登“推动美国对华政策回归理性务实的轨道”,并倡导中美应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而拜登也首次正式向中国承诺,不谋求颠覆中国,不支持“台独”势力分裂中国等。

从拜登的表述可以看出,美国是认真考虑了此前中国提出的三条底线的。对于中国的底线,美国并不想碰,或者没有做好承担突破中国底线的后果的准备。所以中美在“不对抗、不冲突”这一点上,是有一定共识的。

因此,中美两国领导人此次会晤,也就意味着在为中美的竞争关系划红线,上紧箍咒。但该竞争还是要竞争,该较量还是会较量,只是双方都会默守一个前提——不踩红线,不动手。

美国的战术退让?

其实,拜登做出以上承诺,也并不出人意料,毕竟现在的美国还有求于中国。在中美会晤之前,美国财长耶伦就曾表示,拜登政府正在考虑对中国减免部分关税。

当然,美国此举并不是为中国企业着想,而只是为了缓解美国目前的通胀危机。有数据显示,近半年来美国的通胀率几乎每个月的同比增长都超过了5%,形势非常严峻。

而美国的通货膨胀危机跟中美贸易战有着直接关系。只要取消了关税,就可以让在美国销售的商品更便宜。所以耶伦承认,通胀问题出在美方,是因为“美方规定了这些关税”。

从特朗普提高关税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好几年,拜登上台执政也有大半年了,但在此之前拜登却没有取消关税,反而还曾考虑过变本加厉。要不是现在美国出现了严重的通胀危机,恐怕拜登也不会考虑降低对华关税。

除此,美国还希望中国购买更多的美国商品,包括国债。中国经过几次减持,目前持有的美国国债在1万亿美元左右,处于近10年来的较低水平。而美国还在疯狂印钞,所以迫切希望中国出手购买更多的国债,以帮助美国渡过难关。

不管从实力上来说,还是从经济利益上来说,美国现在都还没有做好与中国全面对抗的准备。也因此,在中美关系越来越紧张的当下,美国采取一定的战术退让,以换取经济上的利益,也就是预料中的事。

做好应对台海危机的最坏准备

但有一个问题,美国如果对中国阳奉阴违,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那中国也绝不会答应。

就拿台湾问题来说,当年尼克松、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特朗普也都曾表示过不支持台湾“独立”。但谁真的放过台湾?没有,美国从来没有停止插手台海事务,台海也从来没有风平浪静过。

由此可见,美国总统的高调承诺,并不能显示美国的诚意,更不意味美国会放弃用台湾遏制中国的幻想。

事实也的确如此。就在中美元首视频会晤后,拜登在对媒体讲话时还是说的老一套:“美国政府对台湾的政策维持不变。”还说“我们不鼓励他们独立,我们鼓励台湾遵守‘台湾关系法’。”

实际上,这个表述是与“一个中国”原则背道而驰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已明确驳斥,所谓的“与台湾关系法”,以及对台“六项保证”,都是美国反华势力炮制出来的,“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背道而驰”。

所以,美国还是玩的两面手法,其对台模糊战略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也因此,在中美视频峰会以后,一些“台独”分子还在莫名其妙地亢奋。

综合美国在台海的实际行为来看,未来中美在台海的较量还会持久地、激烈地进行下去。中国仍然要做好应对美国各种政治和军事挑衅的最坏准备。

也只有中国的反击越有力,美国与中国和谈的诚意才会越大,美国打“台湾牌”的意图才会减弱。对于中国来说,不管美国是否真心做出承诺,也不管未来美国是否践行承诺,中国从速解决台湾问题的决心都不会改变。

如果美国能够信守承诺更好,如果违背承诺,有朝一日突破中国的底线,那么届时中国反击也是有理有据,师出有名。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智远传媒 X3.2  © 2015-2020 智远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