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奥冯圆圆 温州康宁医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康宁医院”),目前国内唯一一家非公立的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在上一次冲击A股失利3年后,康宁医院再度踏上A股“征途”。 从20张床位到港股上市公司 康宁医院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非公立的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成立于1997年,原名为“温州市康宁精神康复医院”,2004年更名为“温州康宁医院”,并于2014年改制为温州康宁医院股份有限公司。 康宁医院的实际控制人为管伟立和王莲月夫妇。20多年前,从卫校毕业后的二人被分配到市精神病医院从事护理工作。 凭借着专业水平和市场敏锐度,1994年二人从体制内走出,创建了温州首家精神病专科医院——康宁医院。 资料显示,创业之初,管伟立从市郊农户家中租了数百平米房屋正式开始其“精神科医院”的试水。其配偶王莲月曾在一次公开采访中表示,“那时候精神病人住院都还得开后门的,这块市场需求很大”。 在那个年代,医生常常没有太多耐心,精神科医院的患者也往往与“疯子”、“铁床栅栏”挂钩。得益于以往工作期间的丰富经验及“精神病患者也应该享受到应有的医疗服务”、打破以往“铁床栅栏”偏见的理念,,不到半年时间,管伟立的20张床位的诊所就住满了。 时间到了2010年,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以增加医疗卫生资源的利好背景下,社会资本开始大量关注医疗卫生服务板块。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精神病医院数量增长至1545家,同比增长16.17%。其中公立精神病医院704家,非公立精神病医院841家,2015-2019年非公立精神病医院占比由30%增加到54%。 据悉,彼时曾经有超100家基金拜访过管伟立。在见完100多家投资机构之后,管伟立对资本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最终,2013年康宁医院引进广州德福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北京鼎晖维鑫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及北京鼎晖维森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三家机构的注资并进行扩张领地,并于2014年10月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康宁医院由此走上快速扩张的道路,其上市也逐渐提上日程。 最终,2015年康宁医院成功在港交所上市。 3年后,再度征战A股 日前,康宁医院再度公告为创业板上市相关事宜召开董事会会议。据公告,此次创业板上市募集资金拟用于温州康宁台州中心医院、温州乐宁老年护理中心及浙江怡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发项目,拟投入30182.95万元。 截至2021年6月30日,康宁医院自有医院增至25家,其中包括1家独立设置的互联网医院—怡宁心理互联网医院,运营床位从2020年末的7483张增加至8328张。 这并不是康宁医院第一次闯关A股。 2016年12月,康宁医院曾申请A股上市,经过漫长的审核,2018年1月23日证监会发布公告显示,康宁医院首发未获通过。彼时康宁医院因关联交易、对提供管理服务的医院关系不明朗、资金管理不清晰、涉及房地产业合规等问题被A股拒之门外。 今年6月,康宁医院公告表示,结合监管要求为顺利在A股上市,拟以0.55亿元剥离其现有的涉房业务,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聚焦主营业务。据2021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康宁医院房地产业务实现收入0.19亿元,占收入比重3.11%。 康宁医院自2015年港交所上市后其股价多次冲击高点,然而至今康宁医院的股价却近乎腰斩,下跌近5成。截至2021年9月10日收盘,康宁医院收于28.65港元/股。 股价一路走低,康宁医院还遭到持股机构的频频减持。港股市场低迷的股价,或许是康宁医院频频向A股市场发起冲击的原因。 作为精神病专科医院,康宁医院的营业收入来源包括自有医院运营收入、其他医疗相关业务收入及房地产业务收入。其中自有医院运营收入主要包括各家医院提供的门诊和住院服务收入,具体来看主要是治疗、一般医药服务和药品销售;其他医疗相关业务收入主要包括管理咨询业务收入、药品及医疗器械销售收入和信息技术业务收入。 康宁医院的自有医院运营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一直保持较高比例,2021年上半年,康宁医院自有医院运营实现收入5.76亿元,占收入比重92.55%;其他医疗相关业务实现收入0.27亿元,占收入比重4.34%。 收入依赖医保 近年来,康宁医院的发展模式主要是依靠自建、并购等方式不断扩大自有医院规模和床位数量,这一点可以从其近年来水涨船高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得以充分体现。另一方面,与规模扩大相伴的是康宁医院营业收入的稳健增长,2016年至2020年康宁医院营业收入由4.15亿元增长至10.3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5.5%。2021年上半年,康宁医院实现营业收入6.23亿元,同比增长33.9%;实现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增长17.9%。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精神病医疗资源分布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医疗卫生资源普遍集中于大城市与大型公立医院,而“定点医保”则成为民营医院宣传的一大卖点。但医院与医保之间,可以说是一对欢喜冤家,在网络上有人将医院和医保的关系描述为“非合作性博弈关系”。医院和医保的博弈矛盾点在于:医保方管控医保费用和医院方争取更多的医保费用之间的矛盾。 在现阶段,我国医保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医保基金的收支平衡及可持续,而医院的主要目标则是在医保基金的分配上尽量争取更多份额,医生的主要目标是更好地实现个人的医疗服务价值,而患者的主要目标则更多是在尽量少花个人钱财的同时获得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在四方的博弈中,医院和医保之间存在着更为直接的博弈关系。 作为定点医院,康宁医院的收入结构中对医保依赖较为严重。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公共医疗保险的结算金额占其当年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收到现金的比重分别为56.6%、58.2%和61.4%,呈上升趋势。 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医疗费用不断攀升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医保基金收入增速低于支出增速,医保基金支付压力与日俱增。 事实上,医保控费已经使得康宁医院的业绩承压。2019年归康宁医院母净利润为0.57亿元,同比降低28.9%,主要原因是医保付费方式改革导致自有医院住院平均每床日收入减少。 2020年康宁医院研发费用较2019年增长248.5%,研发费用大幅增长的背后是康宁医院对转型之路的积极探索。资料显示,康宁医院2020年研发费用大幅增长,一方面是加大了在信息化软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互联网医院应用开发的投入,另一方面是鼓励医生从事临床研究的激励政策,同时完善了临床研究项目管理。 事实上,近年来,康宁医院在常规的外扩并购操作外,也在积极探索业务模式的升级转型。据康宁医院2021年半年报披露,目前的康宁医院一方面完善互联网心理健康平台的系统建设,加速线上及线下业务的融合;另一方面,加大在社会心理服务领域的创新;除此之外,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康宁医院亦在加强老年康复医疗领域的布局。 成都私家侦探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