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成考网 http://www.hbckw.com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为什么平安银行可以以0.2折的超低债权转让比率,给不良资产的管理机构,但是不肯直接对那些债务人以0.2折让他们还款,了结债务呢?如果直接给债务人提供这种优惠条件,不是很快就可以收回债权,而且还有利于和谐的客户关系吗? 先讲讲0.2折其实是2%,我们一折就是10%,这是一个口头用语。前期平安银行拿出11.5亿不良金融债权起拍,折算拍卖率为2%,如果拍卖成功,平安银行只能收回0.23亿。但是这个债权包中有着平安银行3亿元放款本金。 其实平安银行完全可以不用这样做呀,他们可以直接通知债务人,让他们按照欠款本息和的10%进行还款,了却债务,相信这些债务人肯定会奔走相告积极还款的,那平安银行最少还能收回1.15亿元。那么为什么不这样干呢?? 其实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就明白了,在经济危机时期,我们都从课本上看到,资本家宁可将牛奶倒入河流,也不愿意以便宜的价格卖给平民。那么这些资本家当时的想法,就是同平安银行的想法是一样的。他们宁可将牛奶倒掉,也要维护一个相对平稳和价格正常的市场。短期利益要让渡于长期利益,所以宁可倒掉,也不低价销售,更不要说送掉了。 平安银行不肯直接给债务人减免债务,宁可向不良资产收购机构超低价转让债务,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以下几个想法: 1.绝不让欠款逾期的负债人,有着可以从银行逃废债的机会。那些不良资产的收购机构,仍然会针对负债人进行催收,可能也会对负债人进行减免,但是这一切都同银行无关。平安银行还是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2.平安银行坚持原则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正常客户的还款。假如平安银行直接给欠款逾期的负债人进行减免,那么很多正常还款的借款人可能也会不再还款,未来进行拖欠还款,等到一定时间,对待平安银行的打折还款政策。 3.一次性将债权转给不良资产收购机构,对于银行来说省时省力;但是如果给那些逾期的还款人提供减免方案,银行方案还要投后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有可能有些债务人还会再去进行讨价还价。从银行的投入产出角度,是完全不划算的。 4.银行转让给不良资产收购机构的债权,其实在银行的报表中早已做了坏账拨备。也就是说银行已经用了当年或者之前的利润,将这些亏损都已经冲抵掉了。那么现在转让给这些机构拿回来的钱,都已经是营业外的利润了。那此时银行追求的是将这些营业外利润拿到手,而不是借款人的想法。 那么对于债务人来说,银行是有权利将债权债务转让给第三方机构的。未来可能要经历第三方机构的催收,但是此时也是迎来了新的转机,可以同这些机构进行个性化的谈判,确定减免的比例。最终自己也可以解决债务问题,这些机构也可以挣到差价。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