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okex官网 https://www.allstart.cn 1994年,马季受邀去澳大利亚演出。 听闻父亲要来悉尼,马东请了几天假,专程从郊区赶到悉尼市中心,全程陪在父亲左右。 在此之前,马东已在悉尼生活了八年。 马东是马季的独子。 和其他相声世家的子弟不同,他没有子承父业,而是走了一条和父亲完全不同的路。 马东高中毕业后,马季掏出家底,借助各种人脉,把儿子送上异国求学之路。 就这样,不满18岁的马东拿着三万块钱,坐上飞机,去到大洋彼岸的澳大利亚求学。 彼时,中国经济还不算发达,没多少人听说过计算机。 而马东的专业,就是计算机。 刚踏上澳大利亚的土地时,马东的心情,和《北京人在纽约》里的男主角王起明一模一样,那叫一个雄赳赳气昂昂。 然而,几个月后,他的心情就荡到了谷底。 偌大的城市里,灯红酒绿,万家灯火,他却举目无亲,每时每刻都被强烈的孤独感所包裹。 那三万块钱花完后,为了生活,他不得不一天打三四份工。 快餐店服务生,中餐馆洗碗工,装修工,油漆工,甚至去皮包作坊揉袋鼠睾丸皮…… 只要是能赚钱的活儿,马东都来者不拒! 除了打工赚钱,他还学会了省钱。 在国外,理发相当昂贵。为了省钱,他把头发留得很长,或者让别人帮忙剪。剪坏了,也只能认倒霉。 那时,他最大的心愿,是每两周能吃上一次10澳币的披萨。 最无助的时候,他交往过一个比自己大十几岁的女朋友。 多年后,这件事成为《饭局的诱惑》里的笑谈。 马东在悉尼住了八年,内心却是一片荒芜。 他说:“悉尼很美,但跟我没关系。” 那一年,马季到澳洲演出时,马东亲眼看到父亲走到哪里都能吃香喝辣,走到哪里都有鲜花掌声,他内心深受触动。 那一刻,他看到了名利对人的影响。他很想像父亲一样,成为名人,过人上人的生活。 同时,他也确定了一点,澳大利亚不是他的家。 他的家,在中国。 于是,他有了回国发展的想法。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父亲。 马季听完笑了。 他以为儿子是头脑发热。没想到不久后,儿子真的回国了。 几年后,他还成为中国最著名的主持人之一。 马东小时候,受家庭环境熏陶,很有语言表演天赋。 他经常偷看父亲的工作本。 四岁半时,就已经能背出整段快板《奇袭白虎团》。 马季吓坏了。 后来,他才得知儿子是从收音机上学来的。 马季说了半辈子相声,深知这一行的不易。 说心里话,他不希望儿子干这一行。 他经常教导儿子:“不要跟在你老子后面吃相声这碗饭,没有出息。” 然而,遗传基因却不会听马季的教导。马东长大后,虽然没有子承父业,却也吃上了开口饭。 27岁那年,马东毅然回国。随后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进修。 30岁那年,他进入湖南电视台工作,主持《有话好说》。 这是一档谈话栏目,讲述普通人不平凡的人生故事。 马东的主持风格幽默诙谐,又不乏深度,很快受到了各方好评。 当时,马东是主持人,彭小盛是制片人。 彭小盛是湖南长沙人,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 两人天天见面,不知不觉间,马东便爱上了彭小盛。 但马东几次表白,都被彭小盛拒绝。 彭小盛心里有顾虑。 她心想,马季是相声大师,马东是他的独子,而自己只是普通家庭出身,嫁给这样的家庭,门不当户不对,以后难免会受气。 求爱失败后,马东每天都像丢了魂似的。 马季发现后,问他怎么了。马东对父亲和盘托出。 马季想了想,最后告诉儿子:“别急,老爸助你一臂之力。” 不久,马季去长沙演出,特意让儿子和老伴陪同前往。 演出结束后,马季一家邀请彭小盛在咖啡厅见面。 马季真诚地告诉彭小盛,他们一家都是普通人,希望对方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他们会把她当作亲闺女看待。 顾虑被打消后,彭小盛终于同意和马东交往。 2004年5月,马东和彭小盛低调完婚。 四年后,彭小盛诞下女儿马苏拉,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多年来,马东从不吝啬对妻子的夸赞。 2009年,在某大型晚会的互动环节,一位观众问主持人马东的职业感受。 马东红着眼圈说:“涉足文艺圈并不是我的初衷,完全是因为妻子的关心和鼓励,是爱让一个男人不断地成长!” 《有话好说》是马东和彭小盛的“红娘”。 然而,这档节目做了一年半,就停播了。 2001年,机缘巧合下,马东进入央视,成为《挑战主持人》的制片人兼主持人。 节目中,每每有选手被淘汰,马东总会抛出那句经典的口头禅: “你可能委屈,你可能不服,但是你被淘汰了。” 他的真诚、犀利与幽默,成为这档节目最大的亮点。 多年后,央视新推出《主持人大赛》,还有观众对马东主持的《挑战主持人》念念不忘。 三年后,他成为《文化访谈录》制片人兼主持人。 为了做好这个节目,他经常熬夜阅读大量资料。 遗憾的是,这档节目因格调高雅,受众较少,收视率一直不佳。 对电视台而言,收视率为王。一档节目内容再好,收视率过低,也是枉然。 马东因此倍感压力。 这也迫使他看清了自己的职业方向。 权衡利弊之后,他决定转做娱乐综艺节目。 2009年,马东被选为春晚语言类节目导演,并在春晚舞台上表演相声《五官新说》。 1996年的春晚,马季为观众献上了相声《老少乐》,那是他最后一次登台。 13年后,马东站上同一舞台上,也为观众送上一段相声。 笑声依旧,却物是人非。 这也算是父子俩一次跨越时空的交流吧。 2012年9月,马东正式从央视离职。这个消息震惊了所有人。 想想看,央视主持人,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金饭碗”,它却被马东“啪”一下,扔掉了。 马东走了,走得义无反顾。 多年后,马东说,自己当年离开央视,是为了“三个自由”。 时间自由、财务自由、角色自由。 其中,最重要的是角色自由。 角色自由,就是要学会放下身段,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2013年,马东放下身段,加盟爱奇艺,担任首席内容官。 一年后,《奇葩说》横空出世,开启中国网综节目的元年。 这档节目里,众嘉宾唇枪舌战,视角多元,金句频出,引爆全网,至今豆瓣评分仍高达9分。 它的火爆,证明了马东在内容制作上的创意与野心。 借助爱奇艺的资源,摸清网综节目的制作规律后,马东再次做出惊人之举! 是的,他又跳槽了! 只不过,这一次他是给自己打工。 2015年9月,马东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米未传媒。 这一年,马东47岁。 他甩开膀子,准备大干一场。 随后,《奇葩说》《奇葩大会》《饭局的诱惑》《乐队的夏天》《拜拜啦肉肉》《黑白星球》等原创网综节目纷至沓来,让人目不暇接。 选对方向,全力以赴,终会有所收获。 2017年9月,“微博电视影响力盛典”在上海举行,马东获得影响力人物奖。 这个奖,是对他近20年媒体人的最大褒奖。 2017年,许知远采访了马东。 这是两个聪明人之间的对话。话里话外,暗藏机锋。 许知远是传统知识分子的思维模式。 面对他一连串看似含蓄实则尖锐的问题,马东神态自若,谈笑风生。 遇到不好直接回怼的问题,他会笑着说“我没那么自恋。” 一句话,化尴尬于无形,引得屏幕内外会心一笑。 这场谈话中,许知远一直在提示马东,想让他承认一点,即《奇葩说》过于粗鄙化,缺乏深度,没有社会责任感。 马东却说,许知远属于站在人类金字塔塔尖那5%的精英人群,而《奇葩说》的受众,是金字塔底座那95%的普罗大众。 言下之意,这节目本来就是给俗人看的,你又不是俗人,你该干嘛干嘛去。 访谈中,许知远一直质疑《奇葩说》的文化含量和社会责任感。 马东却认为,娱乐是人的先天本能,而文化是沉淀的结果。 至于社会责任感,在另一个采访中,马东明确表示过,当自己节目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时,就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他认为,一档节目,不一定非要宣传正能量,但必须要守住底线。 这个底线就是,不违背公序良俗,不产生社会危害。 许知远到米未采访时发现,90后员工普遍对人爱答不理。 马东立刻纠正,不是爱答不理,他们就是要用这种爱答不理的方式告诉你,ta的存在。 一句话,足见他对90后的了解有多深。 在央视时,马东西服革履,文质彬彬。 转战网络平台后,他从头到脚,像换了个人。 今天的马东,发型越来越酷,衣着越来越潮,爱打王者荣耀,满口网络流行语,比90后还90后。 其实,这是他放飞自我后的本能反应。 网综这个赛道,受众主要是90后、00后。 正如《奇葩说》辩手肖骁所说:“年轻人的钱,好赚啊!” 为了更讨年轻人喜欢,马东甚至不惜在自己的脸上动刀子。 《奇葩说》第二季里,马东割眼袋成为热议话题。有网友调侃说:马东整容后年轻了10岁。 有人问他,都一把年纪了,为啥还要割眼袋。 他是这样解释的,自己的一个朋友是整容医生,一次他俩闲聊时,对方劝他,他的眼袋太影响形象,迟早都要割,迟割不如早割。 于是,对方当天就摁住他,给他割了。 制片人建议他,为了收视率,不要把这件事告诉观众。 而在他看来,割眼袋嘛,多大的事啊,就和理发一样。 但结局与他预想的完全不同。 马东割眼袋后,不仅被《奇葩说》的辩手野红梅、肖骁、庞颖群嘲,还被小S狠狠挖苦。 直到2018年7月,还有网友在微博上晒出偶遇马东的照片,还调侃他割眼袋的事。 这是米未的欢乐来源,也成了吐槽马东的最大的梗。 调侃到后来,他也用眼袋自嘲,说眼袋是在北京饭店拿菜刀做的。 身为60后,马东是米未年龄最大的人。他的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5岁。 虽已年过50,马东却依然保持着年轻的心态。 他对流行文化有着极其敏锐的嗅觉,什么流行,就研究什么。 这状态,让人大写的服气。 许知远采访马东时说,看《奇葩说》时,看到辩手们要么张牙舞爪,要么语出惊人,整个乱糟糟的,他“觉得挺伤感的”。 马东立刻回应:“本质上咱俩是一样的,你表现成为愤怒,我表现成为悲凉。” 马东笑着说,自己的人生底色是悲凉的。 悲凉的源头,一是他始终活在父亲的光环下。二是他在澳洲那8年的艰难岁月,让他看尽了人生的苍凉。 但正因为看尽,所以想在苍凉之上开一些花,创造一点风景。 蔡康永说,马东这个人,能放下身段,不把自己当回事。 “不把自己当回事”,这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尤其是当人有了地位后,再想放低身段,那必须要打碎自我,重塑自我。而这,需要有超凡的智慧和勇气。 对马东而言,人生没那么多意识形态,它本就是一场游戏,万物皆可娱乐。 让人笑,总比让人哭好。 毕竟,人生已经艰难,何必一味拆穿。 他在节目里曾说过一句话,被拆穿就是骗局,没拆穿就是信仰。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