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侦探 牵动人心的东京奥运会正式落幕。 几经苦战,备受瞩目的中国乒乓球队,以四金三银的好成绩收官。 只不过今年,国乒收获的不只是奖牌,还有一个响彻全网的新称号——喜剧人。 而这条喜剧之路的开端,还要从一首名为《乒乒乓乓天下无双》的歌说起。 国乒队歌有多洗脑?魔性旋律,面无表情的灵魂演绎,唱歌这点小事儿算什么! 这是央视体育频道为乒乓球世界锦标赛创作的主题曲。 从05年到19年,一共出了十一季。 不久前,第七季以洗脑的歌词,千人千变的音调,以及全员生无可恋的表情,一跃成为了B站新一代霸榜神曲。 演唱者群英荟萃,既有教练刘国梁、马琳,也有马龙、许昕、刘诗雯等。 满脸写着高兴 然而当他们开口唱歌,梦之队,却变成了“噩梦”。 马龙,歌声远不如球技那般华丽,一个字能唱出三个调。 张继科则全程维持着一贯的科式冷漠脸,说唱毫无节奏可言,宛如无情AI。 唱了,但没完全唱 整首歌曲,十几位球员各唱各的。每个字都仿佛从不同视频剪辑而来,让人一时难分这到底是鬼畜还是原视频。 魔性的曲调洗脑了所有网友,也成了大家最新的快乐源泉。 歌曲走红后,网友们再次注意到了这些国乒队员不小心暴露出的喜剧天赋。 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在B站开始了国乒的考古之旅。 其中,为国乒的喜剧事业贡献了最多段子的,非许昕莫属。 事实上,个性幽默的许昕,早在这次奥运之前,就曾因各种搞笑行为频繁出圈。 公开处刑自己 和其他球员的画风不同,许昕的出场永远自带一种喜庆氛围。 里约奥运会时,明明是夏季,她却穿短袖配棉袄。 手挎半永久的中国红大包,面带朴实笑容,硬是把奥运体育场变成了春晚现场。 老乡,奥运怎么走 了解他的球迷都知道,许昕最大特点就是自信,他本人还因此发表过不少经典语录。 而作为许昕忠实的粉丝,UP主@馆长King则专门把他的搞笑片段做成了合集。 在2018年国际乒联总决赛颁奖典礼入围最佳得分后,许昕用最正经的表情,说着最自信的话:“我觉得公正一点的话,每年都是我的。” 在19年的国际乒联团体世界杯,赢得比赛的他又毫不掩饰地对镜头感叹到:“我球太好了!” 面对采访,自信放光芒的许昕永远都有出其不意的回答,也因此得名“采访界泥石流”。 生而为人,我很自信 只不过有时,自信也会误事。 在一次和马龙的比赛中,许昕打出关键一球后以为马龙接不住,提前就绕场庆祝。 不料马龙飞身救球赢得了比赛,许昕怅然若失,短短几秒内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从此,乒乓球界少了一点盲目自信,多了一幅世界名画——《背影》。 球拍都掉了 许昕的喜剧人身份,毋庸置疑。 只是很多人没想到,印象中稳重的马龙也有搞笑天赋,而且全体现在音乐上了。 每当他开口唱歌,无懈可击的“六边形战士”就露出了弱点。 几年前,马龙曾在电视上跟偶像蔡依林合唱《今天你要嫁给我》。 带着极致的颤音和若无其事的抢拍,他把歌曲唱得支离破碎,全程高能。 结尾一句“碎(sweet)↗碎(sweet)↗辣(love)↓”更是让“开口跪”从此有了画面。 不过,虽然不懂歌曲艺术,马龙却深谙说话之道。 球场上一丝不苟的他,在面对记者访问时,却化身糊弄学大师。 不管什么问题,都能用“还可以”“没法说”化解。 一次记者问到,裁判对他的发球判了两个失分,对他造成了哪些影响? 马龙更是给出了套娃式回答:“对我造成了不能发那个发球的影响”,简直滴水不漏。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过去,被他精湛的球技打动,有不少球迷喜欢用“神”来形容他。 只不过现在大家意识到,老天是公平的,给了球员超越常人的天赋和毅力,就必然也要拿走一些东西。 对于马龙来说,这样东西是歌声。 而对樊振东而言,就变成了英语能力。 身为别名“暴力熊猫”的力量型猛将,樊振东在球场上大杀四方、来者不拒,可唯独碰到英语就没辙了。 曾经有人用英语采访他“你什么时候成为世界第一”。 没听懂的小胖先是嘴角带笑,假装思考,最后果断放弃挣扎,用东北腔回了一句:“啥玩意儿”。 那种秒放弃的姿态,简直就是参加口语考试时的我自己。 这次的东京奥运会后,参赛的球员一时间变成了众人讨论的焦点。 然而有两位球员,他们虽没参加这届奥运,却始终活跃在各大评论区里。 其中一位,就是陈玘。 作为国乒喜剧人才,陈玘虽早已退役,却仍有无数段子流传于江湖。 尤其是他下乡喂猪的经历,几乎每逢奥运都会被拉出来巡回展示。 经典老番 年轻时的陈玘脾气暴躁,打球时凶狠有气势,因此有“杀神”之称。 2006年的亚洲杯上,因为在男单决赛中输给了王皓,他激动之下狠摔球拍又踢飞椅子,造成了不良影响,于是被派到山区接受劳动改造。 喂猪、种地、修水渠,样样不落,而且边劳动还不忘边讲单口相声。 被问到来这干活的原因时,陈玘张口就开始瞎掰:“我家开了一亩田,我想跟你们学习,自己也种点。” 因为工作出色,陈玘还被村里大姐邀请一个月后再来帮她摘豆角。 只能说,在球场上努力挑战自我的陈玘,在生活中也努力开辟新天地。 既是首位从体育跨足农业的乒乓球手,又成了变形记鼻祖。 而同样常驻评论区的,还有国乒三剑客之一的张继科。 在球场上,他是深受球迷喜欢的血性男儿,桀骜不驯,自信张扬,打球生猛。 被他撞到了 其他球员赢得比赛之后都是拥抱、比心,唯独他的庆祝动作却是撕衣服、踢广告板。 一脚下去4.5万美元的奖金没了 曾经,喜欢他的球迷,习惯为他制作各种比赛名场面的高燃合集。 可最近,他却在喜剧人相关在视频中频繁露脸。 经由考古,很多人发现他常会在不经意间展露出搞笑特质。 比如,大家都听过这样一件事:张继科曾在奥运会上睡着,整个人以一种梦游状态对阵日本选手。 后来是被刘国梁教练的一句“醒醒,这是奥运会”强行叫醒,才慢慢恢复状态。 只不过没想到,能阻碍张继科打球的不只是困意,还有强迫症。 曾经在一次比赛中,为了找回打飞的球,张继科弄乱了广告板。 总算找到球后,强迫症发作的他却忽略了比赛,沉迷于摆正所有挡板。直到裁判过来询问,才不得不收手。 更迷惑的是,已经回到台球桌的他,因为不放心裁判摆放,又再次走回去亲自检查。 他本人一脸严肃,可观众席已经笑疯了。 可以说,国乒队员有一个算一个,不论平时形象如何,都有着一颗喜剧之魂。 而且有理由怀疑,他们的戏剧天赋,都是师承教练刘国梁。 在比赛时,刘指导是球员们的精神支柱,负责给大家鼓励和球技上的指点。 可球场下,他却化身毒舌,怼起人来损到极致,专揭队员老底。 不仅爆料马龙和张继科参加活动时喜欢疯狂垫内增高,垫到走路都一瘸一拐。 还吐槽陈玘,说他比赛打得好时,就主动到他附近晃悠等表扬。打不好时就隐藏在人群,怕被批评都不去食堂吃饭。 几句话就毁了陈玘的“杀神”形象。 而作为挨骂专业户,许昕更是没少被刘指导吐槽。 因为太过阳光快乐,哪怕比赛得第一也要被批“嘻嘻哈哈”,导致许昕以后拿了冠军都只敢偷着乐。 然而,虽说被训的队员很憋屈,看刘指导怼人的网友却因此获得了快乐。 他那长达80分钟、宛如单口相声的训话视频,也已经成了无数人的下饭、助眠必备。 有不少人感叹,这整个夏天的快乐,都是国乒队给的。 这届奥运会,无论对国乒还是看比赛的观众,都十分特别。 随着喜剧人称号的走红,网友们在不断的考古过程中,得以更加立体地了解球员。 而看到紧张焦灼的乒乓球赛,也让很多人再次意识到了,从来没有天经地义的成功。 冠军来之不易。 如今辉煌的成绩常常让人忽略了,最初的国乒也曾历经艰难的起步。 在1953年的第20届世乒赛中,国家队最好的成绩是世界甲级队第10,距离冠军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 是一代又一代运动员的努力付出和身体透支,才换来今天的成绩。 赛场上每一次得分的背后都凝结着他们的汗水、伤痛,无数个不眠之夜,以及十几年如一日的练习。 场上,他们是为国出征的战士,和我们分享夺冠的荣耀。 场外,被称作“喜剧人”的他们热情、自信,永不言弃。 国乒队员带给我们的,不是一笑而过的初级喜悦。 隐藏在那些搞笑日常里的,是最直观的运动的快乐。 是一种长久的、积极向上的力量。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